2013年4月18日星期四

遊走古村細味藝術●2013南區旅遊文化節

充滿驚喜藝術體驗的「香港賽馬會社區藝術雙年展2013」由今天起為期一個月在薄扶林村舉行,將香港歷史悠久的薄扶林村注入創新的藝術元素,令前來參觀展覽公眾市民均可在當中感受仍保留傳統社區特色等村落,同時見證近200年的村內變遷。
 
展覽薄扶林村展出8組不同藝術媒介作品,包括版畫、像素藝術、薄扶林廣播劇、繪畫、燈光裝置、馬賽克拼貼、村路命名計畫及攝影計畫。10位本地藝術家,包括Graphic Airlines、鮑卓、梁靜雯、鍾詠琪、程展緯、鄧國騫、羅至傑及王志勇,帶領140位學生創作。而計劃亦得到2013年南區旅遊文化節籌備委員會的贊助,在展覽期間會特別提供周末導賞團及工作坊,由導賞員帶領公眾人士遊走這個富歷史價值及藝術氣息的村落,分享作品背後的理念,認識薄扶林村的歷史,以互動的方式,將傳統鄉村的特色生動展現出來。
藝術作品資料
牛欄再現
藝術家:Graphic Airlines及中學生
作品簡介:運用共四千多塊細小的膠片砌出7塊大型的圍欄像素藝術,以黑白色的乳牛為主題。
薄扶林村的六寶
藝術家:鮑卓微、曹涵凱與中學及大專生
作品簡介:創作6幅以玻璃磚拼砌而成的馬賽克藝術地標,把節日、宗教、傳統舊式茶樓、大街昔日景況及存放牧草的草廬,以豐富的構圖及文字,介紹其由來及特色。

藝術家:梁靜雯及中學生
作品簡介:薄扶林村的天空上,高高掛著400枝旗幟。由本土版畫藝術家梁靜雯與一眾中學生,將舊日村內生活的景況、店舖的特色、節慶的情景等,以豐富的圖案再呈現。

鐡皮屋是怎樣煉成的?
藝術家:鍾詠琪
作品簡介:一塊塊鐵皮及木板上以筆劃線條勾勒出整個村的外觀,把高低不平的積木合併。

薄「鳧」林村村路花名命名
藝術家:程展緯及16位於村內居住的學生
作品簡介:薄扶林村村路命名計劃,透過學生對薄扶林村深刻的觀察和體會,在街名之中對薄扶林村作解構、觀察,再重新建構出各街各路的名稱,例如豬星站、豬房街、百福梯、福的,貓街及電影巷等,並而昔日因薄鳧(讀音:扶)棲息處而得名,製作成水鴨形狀的路牌。

薄扶林廣播劇
藝術家:鄧國騫及8位學生
作品簡介:「牛奶工人服務社」,公眾人士更可欣賞 「薄扶林村廣播劇」, 演繹對薄扶林村的故事與情懷,演活薄扶林村的生活變遷。


密簷簷.好地地
藝術家:羅至傑及6位中學生
作品簡介:將村內各家各戶的特色天台及地板圖案展示給公眾欣賞,當中相片內的房間有3040年歷史,讓欣賞人士欣賞到舊日的建築物及圖案豐富的地板。

當風吹過
藝術家:王志勇
作品簡介:將面積約3m x 3m的草地放置鳥兒形狀的風向標,代表薄扶林村多年來屹立不倒。旁邊數十間水晶小屋透著點點燈光,在晚上亮起時,有如萬家燈火的美景。



關於薄扶林村
薄扶林村在香港島成為英國殖民地之前已經存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曾有大批難民來港,使該村一下子膨脹起來,密密麻麻地滿布了磚屋及鐵皮屋,除了狹窄彎曲的街巷外,幾乎沒有半點公共空間,這景象在今日的香港已十分罕見了。薄扶林村有自己的保護神,但其神靈與別不同,名為李靈仙姐。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